新中国电影的50年,是在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发展起来的。50年来,新中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共摄制故事影片3250部,是新中国建国前44年总量1543部的两倍多。各类短片9000余部,我国的城市电影院1949年为646个,电影发行机构3个,发展到今天,全国有城镇影剧院19144个,农村放映队50032个,各级电影发行机构3655个。在以电影为主要娱乐节目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曾达到17万个,电影从业人员50多万人。50年来全国电影观众共达3000多亿人次。这其中不包括通过电视、录像、VCD等其他传媒观看影片的人数。
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大,与祖国共存共荣,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来自解放区的电影工作者和来自国统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开辟了新里程,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一共形成了三次大的发展高潮。第一次是在建国10周年的前后。我国的电影工作者为向共和国献礼,创作、生产了一批像《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林则徐》、《万水千山》、《五朵金花》、《林家铺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闹天宫》、《渔童》等优秀的国产影片,这些影片已经成了我国电影史上璀璨的明珠;第二次高潮是在新中国40周年、建党70周年的前后,我国电影工作者紧跟变革的时代潮流,高举艺术创新的旗帜,创作、生产了一批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代表的优秀影片,其中有《开天辟地》、《周恩来》、《大决战》、《焦裕禄》、《凤凰琴》、《秋菊打官司》、《百色起义》、《山水情》、《蒋筑英》、《香魂女》等影片,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使我国电影制作上有了一批史诗性的巨片;第三次就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国电影工作者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光辉业绩所鼓舞,努力实施电影的“九五五零工程”,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影片,这其中有:《孔繁森》、《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鸦片战争》、《成吉思汗》、《花季雨季》、《喜莲》、《国歌》、《春天的狂想》、《大战宁沪杭》、《黄河绝恋》、《紧急迫降》、《横空出世》、《宝莲灯》、《周恩来的外交风云》、《我的1919》、《中国1949》、《东方巨响》、《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这些优秀影片构成了庆祝新中国50周年文化成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中国电影50年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忠实地纪录和反映了我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优秀的国产影片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几十年中,中国电影一直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就是现在,人民群众文化娱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选择性更强的时候,电影仍然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的制片业从解放初的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发展到以长影、北影、上影这三大基地为核心,共有31家故事片厂、5家短片厂、1家译制片厂和国营、集体、中外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制片的生产格局。除生产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戏曲片等片种外,在形式上也从黑白电影发展到彩色电影、从普通银幕发展到宽银幕、遮幅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巨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各种形式,现代化的高科技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电影的创作、生产、放映之中,一大批电影院得到了改造,使观众观看电影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影片的制作工艺更精致,也更具有观赏性,使观众不仅从影片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熏陶,同时也得到了现代化的视听享受,中国电影业已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成为了有三十多万从业人员、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在中国电影制作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电影艺术通过汲取我国民族文化精华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经过多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发展,已走进了世界优秀电影艺术的行列,中国有四百六十部、集的影片在世界各个大小电影节上获奖。就是在我们迎接新中国50周年的大庆的日子里,我国又有《一个都不能少》、《那人、那山、那狗》两部影片在世界著名的A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中国电影艺术正以它辉煌的成就,在世界电影艺术之林中有了令世人瞩目的地位。